美以持续施压,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计划引发外交风波
近期,法国、英国等多个西方国家计划在本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动向引发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烈反应。自9月4日起,两国政府接连对相关国家发出警告,甚至威胁采取报复性措施。更令人担忧的是,有报道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考虑以“吞并部分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作为回应,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美以强硬表态,外交关系面临考验
9月5日,以色列副外长莎伦·哈斯克尔发表声明,称关闭法国驻耶路撒冷总领馆的提议“已被提交至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桌”。她强调,此举是对法国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直接回应,并警告称,如果法国不改变立场,以色列可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包括没收法国在以色列的资产。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国际关注,被视为以色列可能升级外交对抗的信号。
此前一天,以色列外交部长伊斯雷尔·萨尔已向法国政府施压,要求其重新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萨尔甚至暗示,只要法国坚持这一立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不可能”获邀访问以色列。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公开表态,称承认巴勒斯坦国将引发“严重后果”,进一步加剧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分歧。
吞并约旦河西岸计划引发国际反弹
展开剩余72%据以色列媒体报道,面对多国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趋势,内塔尼亚胡政府曾计划于9月4日召开会议,讨论可能的报复措施,其中包括“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激进方案。然而,在阿联酋明确表示此举将触碰其“红线”后,该议题被临时搁置。
消息人士透露,内塔尼亚胡近期已就吞并计划进行了初步讨论,但尚未提交安全内阁审议。据悉,以色列政府内部正在评估不同规模的吞并方案,从“接管少量定居点”到“全面吞并约旦河西岸C区”均在考虑范围内。
9月3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公开呼吁加快吞并进程,声称此举是“确保以色列安全的关键一步”,并强调必须阻止巴勒斯坦国的建立,以免其成为“阿拉伯恐怖主义国家的温床”。然而,阿联酋迅速作出回应,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努赛贝警告称,任何吞并行动都将被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并敦促以色列停止相关计划,以免破坏地区稳定。约旦政府也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斯莫特里赫的言论。
以军扩大加沙军事行动,国际谴责升级
与此同时,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升级。以军发言人9月4日宣布,已控制加沙城40%的区域,并计划进一步推进攻势。此前,以军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曾向安全内阁表示,若加沙地带完全被占领,军方可能实施军事管制,直至新的治理方案出台。
这一计划得到了以色列内阁部分极右翼成员的支持,他们主张在战后加沙实施军事管理,并重建犹太人定居点。尽管内塔尼亚胡尚未公开支持该方案,但国际社会普遍担忧以色列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控制加沙地带。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特雷莎·里韦拉9月4日在巴黎发表演讲时,罕见地直接指责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构成“种族灭绝”,并批评以色列的欧盟最高级别官员。她指出,欧洲各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暴露了欧盟内部协调的失败,尽管多地爆发抗议活动,但欧盟仍未能形成统一立场。
约旦河西岸ABC三区划:临时安排变长期占领
20世纪90年代,巴以双方曾达成协议,将约旦河西岸划分为A、B、C三区,作为过渡性安排。其中,A区(占18%)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完全控制,B区(22%)由巴方管理民事事务,以色列负责军事安全,而C区(60%)则完全由以色列控制,包括大部分自然资源和定居点。
然而,原定五年的过渡期早已过去,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却长期停滞,以色列持续强化对约旦河西岸的控制。A区虽名义上归巴方管辖,但以军仍频繁以“反恐”为由展开军事行动。而C区的巴勒斯坦人则面临严格的建筑限制和土地征用,犹太定居点不断扩张。
今年8月,以色列政府批准在C区新建3000套定居点,进一步违反国际法。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谴责,但以色列的占领政策仍在继续,使巴勒斯坦建国的前景愈发渺茫。
(综合央视新闻等报道)
发布于:天津市瑞银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