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取消海军阅兵,暴露俄海军真实困境 雄心与现实的差距!近年来,俄罗斯海军的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普京在7月25日视察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时明确表示,将扩建俄罗斯的核潜艇舰队,并提出到2030年建造六艘新型核潜艇,进一步增强海军力量,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他还指出,俄罗斯海军的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国家电视台反复播放普京的讲话,画面中工人们忙碌地焊接船体,工厂里一片繁忙景象。这番话语似乎描绘了俄罗斯海军复兴的蓝图,仿佛要恢复苏联时代的海上霸主地位。然而,这些宏伟计划背后隐藏着严峻的现实困境,资金压力和战争消耗让这些雄心壮志变得愈加骨感。
紧接着在7月27日,俄罗斯海军的主阅兵活动被突然取消,令外界大感意外。圣彼得堡涅瓦河上的舰艇列队和水手敬礼场面变得遥不可及。克里姆林宫表示,取消阅兵是出于安全考虑。事实上,这一决定并非突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当天,圣彼得堡发生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国防部报告称成功击落291架无人机。为了应对安全威胁,圣彼得堡的普尔科沃机场关闭了五个小时,导致大量航班延误,乘客只能在机场等待。尽管普京此前高调宣扬海军复兴,但现实中的安全威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俄罗斯不得不低调行事。安全问题成了决定取消阅兵的最重要因素。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俄罗斯海军现状的沉重压力。普京多次提到要重建海军,但海军现有的战力却遭遇了严重的损失。黑海舰队尤其惨重,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已摧毁了约三分之一的舰艇。去年5月,俄罗斯最新的导弹巡洋舰“齐克隆”以及扫雷舰“科夫罗韦茨”先后被乌克兰的ATACMS导弹击沉。今年6月,乌克兰的“蜘蛛网”行动又让俄罗斯多个空军基地遭遇无人机袭击。除了战舰的严重损失,俄罗斯海军的舰艇大多数仍然是上世纪的老旧装备,平均舰龄超过30年,现代化进程缓慢。甚至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茨夫海军上将号”已经停航多年,维修进度严重滞后,甚至有报废的可能。海军的弱化已经不再是秘密,国际上普遍认为俄罗斯海军的衰退可能会引发北极地区的控制权争夺,邻国如中国和挪威纷纷加大了军事部署。而俄罗斯的海军力量如今似乎越来越无法支撑普京口中的海军复兴梦想。
此外,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也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虽然国防预算占GDP的6.3%,但由于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的军工业面临着芯片和重要零部件的严重短缺,很多新舰艇的建造进度远不如预期。尤其是顿巴斯前线的战斗消耗巨大,每天的花费就达到2000万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的维修费用也大幅下降,从原本的15%降至8%,大部分资金被转移到前线作战上。去年圣彼得堡海军日的花费约为5000万美元,而今年的预算被迫削减。普京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将资金优先投向战场,而将海军的建设推向了次要位置。
从外部压力到内部困境,俄罗斯的处境愈加复杂。在国际局势紧张时期,普京的军事策略不仅要面对西方国家的持续压力,还要应对国内民众对战争疲惫的情绪。今年3月的民调显示,58%的俄罗斯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相比2023年上升了12%。圣彼得堡市民因阅兵的取消而感到不满,交通封闭造成了大量通勤不便,社交媒体上的讨论迅速聚集了超过2亿次的阅读量。政府为安抚民心,避免因大型活动引发社会不满,最终决定取消阅兵。
因此,俄罗斯的战略选择似乎在不断调整。普京虽然在公共场合宣扬海军重建,但实际情况是俄罗斯的海军在战斗中遭遇了巨大的挫折,预算紧张,技术落后,国际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取消阅兵不仅是因为安全考虑,它还反映了俄罗斯当前军事和经济困境的严峻现实。面对持续的国际制裁和国内的战争压力,普京必须在海军建设和前线作战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而取消阅兵,正是为了避免给外界留下更多的空洞承诺,也是为了缓解内外的双重压力。
瑞银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